崛起在黑土地(2)

分类:历史军事

作者:自由的老枪
更新:2024-09-01 12:47
《崛起在黑土地(2) 》 —> 全文阅读

几天以后,一排排木头房子拔地而起,生活设施基本齐全。先生活后生产是卢一鸣的准则,这个时代让人们有觉悟纯属天方夜谭,只有解决吃喝拉杂问题,舒适的住所,合理的报酬,并且善待他们,尊重他们,他们才会心甘情愿的为你卖命。这是潜规则,卢一鸣坚信,凭着自己先知先觉,他会比别人做得更好、更彻底。

流民陆续到来,卢一鸣把他们集中起来,要他们选出自己的头。经过纭嚷一位三十多岁汉子站出来,此人脸膛黑红,背阔腰园,虽然长途跋涉、风尘仆仆显得有些憔悴,但仍不失精明和干练。卢一鸣问:“你叫什么名字,那里人氏?”汉子答:“掌柜的,小人名叫李开山,山东人氏。”随后卢一鸣强调了干活的规矩,当谈到工钱可以双方协商而定时,众人惊呆了,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,大伙七嘴八舌议论纷纷,最后商议好工钱,卢一鸣认为有些偏低,但毕竟是大伙的共识,他不便多说,以后逐渐增加便是了。

李开山很不简单,无师自通,并且能举一反三。卢一鸣安排的工作,在他的带领下,不仅完成得很好,还能自行调整,倪补卢一鸣的疏漏。就拿巷道掘进来说,由于材料供应不足,卢一鸣只开了两个洞口,白天作业出现窝工现象,李开山作主,把人员分成三班倒,歇人不歇工,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,还使人员得到了较好的休息,一件小事彰显出李开山的聪明和智慧。卢一鸣大喜,眼下他缺的就是人才,俗话说:三军易的,一将难求。通过接触二人变成无话不谈的朋友,由此了解到李开山的身世。李开山闹过义和拳,被逼无奈才闯的关东,最初在辽南做事,日、俄战争爆后,才跑到这里。他家里有老伴和两个儿子。卢一鸣说,待战事平静后,由他出面把他老伴和孩子接来,随即又告知,大伙的家人愿意来可以全部接来,并且嘱咐李开山在家乡广播消息,说这里缺人手,来多少要多少。当李开山告诉大伙,大伙闻听群情振奋,干劲更足了。

花开两朵,各表一支。话说姜春波哥仨率领众兄弟,星夜赶路,破晓到达铁岭河车站,空旷的车站散落几座俄式平房,估计是车站员工居所。经过白天侦查,现车站后身,一溜俄式平房,则面是马棚,一队哥萨克骑兵共有三十五人,三十五匹战马。日间哥萨克骑兵沿铁路线出动两次,便再无动静,警惕性并不高,虽然是战争期间,但是这里毕竟远离战端。

为此哥仨制定出行动计划,明日临晨开始行动。临晨三点,万籁寂静,启明星在东边的天空闪烁,偶尔一列火车在铁轨上隆隆驶过。姜春波命令马匹留在山坡下的树林里,留下两名队员看守,然后悄悄向车站摸去。木制岗亭里,昏暗的灯光下,一名俄国士兵双手拄着枪,正在打嗑睡,见此情景,姜春波吩咐王行伟带两名队员监视车站,接着便和刘云龙扑向岗亭,平时的严格训练立刻彰显出来,只一个回合俄国人倒地昏了过去,几名队员蜂拥而上,把俄国人绑起来,塞住嘴放置岗亭里,其余人立即冲向马棚,姜春波,刘云龙持枪紧张的监视营房,战马一匹一匹被牵出,待所有队员上马走出很远,身后仍然静悄悄,俄国人还在睡梦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