轮回之帝国历史(2)

分类:女频言情

作者:西南北无家
更新:2024-09-10 11:51
《轮回之帝国历史(2) 》 —> 全文阅读

七里洋一战之后,不仅连遭重挫的宋军士气极其低落,就是行朝的众人也多已对前途有渺茫之感,整个行朝陷入空前的低谷。陆秀夫和张世杰私下里商议时均认为:

行朝在海上这么漂泊下去肯定不是长久之计,下一步的去向如不马上确定,人心就有散了的可能。

但这个“确定”由他们来做,压力实在是太大了点,因为这不仅是决定行朝、包括所有人的未来,而且还是前途茫然莫测、风险极大的未来。所以他们才决定今天召集众人共同商议。

可如今听了众人的议论,他们却更加难以决断。

主张去占城的,主要是些文臣。应当承认,他们持有这个主张并非是怕死,而是多半受了陈宜中的影响。因为陈宜中在离开前就曾悲观地认为:行朝在军事上连连失利,目前已难有起色,只能去占城暂避一时。

而认为应该回广南东路的,则是以殿前指挥使苏刘义为首的一些武官。苏刘义本是“三苏”的后人,但却不像他大名鼎鼎的祖先以文弛名。面对异族的入侵,社稷的危难,家传忠君报国的思想使他弃文修武,走上了一条与他祖先不同的道路。年轻时候的慷慨任侠、祖先雄文豪迈之气的熏陶和心中的热血,使其难以言输,他是坚决主张杀回去的。

但是,武官中的招抚使翟国秀,团练使刘浚、王道夫、周文英、陈宝等人也主张回广南,却又和苏刘义有些不同。这些人虽然也拥有朝廷的官职,但他们实际上原本是“义勇”,也就是他们和部属是响应朝廷“勤王”号召而来的地方军队。这些“义勇”主要来自于浙、闽、粤,家乡的情结注定了他们中没有多少人愿意离开自己的故土。这种军中的情绪迫使这几个人同样主张返回沿海,更何况他们自身也是当地的豪强,不希望舍弃自己的家族。

提出去琼州的是苏景瞻,这个同为“三苏”的后人,显然是受他先祖曾被发配到海南经历的启发,才联想到哪个蛮荒之地的。

听了众人见解的陆秀夫已经禁不住暗自摇了摇头。

从内心里讲,陆秀夫并非认为不可以去占城。问题是,以行朝时下面临的困局,虽然前往占城不失为一个权宜之计,可别人会接受吗?尽管连遭重创,行朝仍有二十多万人在追随,那么多人到别人那里,别人会怎么想?陈宜中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回音,多半就像有些人的见解,已经说明了其中的一些事。

如果跟随行朝的众人不愿意远离故土又怎办?会不会人心当即散了?

此外,海况如此恶劣,官家已落水一次,身心遭受重创至今没有恢复,如果途中再遇到什么不测呢?风险的确也太大了点。

但要说回广南东路,陆秀夫同样清楚,自鲁港兵败后,宋军的精锐已丧失殆尽。现在的宋军虽然看起来数量仍很庞大,战力相去又岂止十倍?在这剩下的十几万军队中,也就是张世杰麾下的万余江淮军还有些战斗力,其余的说是乌合之众亦不过分,开战一触即溃是早已证明的,这样的军队又如何能在那里站住脚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