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鉴(3)

分类:美文同人

作者:曾国藩
更新:2024-08-22 14:15
《冰鉴(3) 》 —> 全文阅读

声音识人

所谓声音,在现实世界里分为两类,第一类是物体振动比方说碰撞、摩擦等发出的声响,风声、雨声都属于这一类;第二类是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,一切生物发声器官所发出的声音都属于这一类。相学上所研究的声音就是第二类,其对象也仅限于人的发声器官所发出的声音,即说话。

就人所发出的声音而言,在生理学和物理学上讲,所谓的声音只是气流的运动,使声带振动而发出的声响,是一种纯粹的生理、物理现象,这样的声响也不是相学所要研究的对象,相学所研究的是带有神与气的声响,这样的声响才能称之为声音。

相学家认为,心动为性——神与气,性发则为声。这不但是相学家以声音观人的理论基础,也是观人的基本原则。声音的发出是自然之气流动的结果,但其声音的内容却来自于神与气,声音是神与气或者说人的内刚柔、神情的外在流露。从中可以看出人的个人修养、健康状况、性格、贵贱、贤愚等等。

相学上的发声原理与生理学上的也是不一样的。在生理学上,发声器官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,一是肺、气管,二是喉头、声带,三是鼻腔、口腔。在这里,肺是发声的动力,它决定空气流量的大小;音量的大小主要由喉头和声带构成的振动系统决定,振动大音量大,振动小音量小;音色主要由鼻腔和口腔组成的共鸣系统决定。肺内的空气经由气管到达喉咙、声带,在气流的冲击下喉咙、声带振动发出声响;发出的声响沿着气管向外传播,最后在口腔、鼻腔产生共鸣,在舌头等的作用下声响变成了声音,表现出种种音色,轻重缓急,表达出各种意思。这样声音有了大小、美丑之分。

而相学上认为,声音始于丹田,发于喉,转于舌,辨于齿,出于唇。即气发于丹田,在喉咙发出声响,到舌头发生转化,在牙齿的作用下产生清浊的分别,最后经由嘴唇发出去。在传统文化中,人体有上中下三丹田,上丹田为督脉上的印堂,即面部的印堂,位于眉心位置;中丹田为胸部的膻中穴,位于胸部两乳头连线的中间;下丹田为任脉上的关元穴,位于肚脐正下方三寸的地方,它们是人体精气神的储藏之所,称为“性命之根本”。相学上声音之始的丹田,为下丹田关元穴,也是通常意义上的丹田。此处是人体任脉、督脉、冲脉三脉经气运行的起点,十二经脉也都直接或间接通过丹田运行,它是人体气血升降、开合的基地。丹田所生之气,实际上是人体精气神的气,其所代表的是人的精气神的状况,即内刚柔或者性情的状况,由此气推动所发出的声音,必然会表现出人性情的状况。

人的出身、生存环境、后天修养、健康状况等的不同,使人的内刚柔——性情产生了不同,由此而产生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。人在不同的时候,其性情表现为不同的时态,声音也是不一样的。因而,从声音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文化品格的雅与俗、禀赋的智与愚、人格修养的贵与贱、生活的富与贫、身体的健康与不健康以及命运。